2025年10月15日,我校“三有课堂焕新工程”院长示范课与教学改革推进活动在1106教室顺利举行。数字科学学院院长李光布教授围绕课程《液压与气压传动》展开教学示范。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蔡中奇,副校长祁焱华出席活动并作专题讲话,全校各学院教师代表参与观摩研讨。

示范课环节,数字科学学院院长李光布教授以“液压控制阀”为主题,从贵州花江峡谷大桥、福建舰舰载机弹射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案例切入,系统阐释先导型溢流阀的结构原理与工程应用。课程聚焦遥控口功能等教学难点,通过层层递进的互动设计,引导教师在理论推演中构建系统认知,实现从知识理解向工程实践思维的全面跃升,充分彰显“思维进阶、能力融合”的高阶课堂特质。



祁焱华副校长在随课点评中系统总结了示范课的四大亮点:案例导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、教学过程多元增强互动体验、课堂管理张弛有度、课后作业精心引导拓展。他在肯定示范课成效的同时,也直面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短板,指出在前期试点课程评审中仍发现“学生使用手机未加干预”“课堂互动明显不足”等问题。祁校长强调,此次示范课不仅展现了我校院长队伍的教学引领作用,也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可参考的课堂改革样本,全体教师应将“三有课堂”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,全面推进课堂教学形态转型。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学理念更新与模式创新,系统构建“高阶引领、智教焕新”的教学新生态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
蔡中奇副董事长在总结讲话中系统阐述“三有课堂焕新工程”的改革逻辑。他指出,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,课堂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单元与关键抓手。“三有课堂”强调“有设计”,须遵循教育科学规律重构教学节奏;“有活力”,应打破单向灌输,激发学生主动参与;“有成效”,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养成的育人跃升。
围绕改革实施路径,蔡中奇副董事长提出四项重点举措:重塑教师角色,由“传授者”向“引导者”转变;强化教学设计,融合教育科学与课堂艺术;改革评价机制,突出教学实绩在职称评定中的核心权重;推动全员达标,对未通过课堂质量鉴定的教师实施岗位调整。他强调,“教育是良心活,但良心要有标准、有方法、有成效”,学校将以“三有课堂”为课堂教学的铁标准、硬任务,系统构建“高阶引领、智教焕新”的教学新生态。

本次活动标志着我校“三有课堂焕新工程”进入全面实施阶段。下一步,学校将分批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达标考核,持续推进课程建设从“试点探索”迈向“系统焕新”,以深层次课堂革命驱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。